第五百四十七章:炫耀-《兼职风水师》
第(2/3)页
明清以来,曾氏后裔人文蔚起,出了许多人才。据说海外的风水考察团来到三僚,都会拿着这份地钳记,寻找其中的
“天马水”、
“出土蜈蚣”、
“罗经山”和
“甲木水”。
第二天,杨救贫头戴斗笠,脚穿草鞋,身背罗盘,手持拐杖,把赣州城附近的山山水水踏勘个遍,都没有发现什么怪异之处,后来他出了建春门,沿江而上,远远看见一座形像大船的石山,临江而立,好像要乘风破浪迎头驶来,觉得有点惊人,于是他爬上了那座石山,站在大石头上,俯看贡江江水汹涌咆哮,远看赣江烟波浩渺,大有漂江出海之势,不觉心有所动。
急忙下山,找到当地长老,询问这座大山的来历。长老告诉他,这石山有个传说,在很久以前,这里本来没有这座山,只在江边有块大礁石,不知触沉多少上下船只。
后来有一个神仙,驾着一艘木船经过,眼看要触礁沉没,幸好神仙有法力,把船一提,提上了那礁石上,不但没有撞沉,还将船稳稳地托住了。
那神仙说:“谢谢你,就把这船送给你吧。”以后这船和礁石慢慢地就粘在一起了,竟成了一条船,而且随着江水逐年一升。
亦不知经过多少年代,就成了这座船一样的石山。杨救贫听到这此传说,心想:天生尤物,都有异形,这船形石受日月之精华山川之灵气,年深日久,已成了精灵,它既然像船,就必然想要漂江出海,不发大水,它为何漂得动?
想必年年所发大水,而且越发越大,大概就是它在作怪,必须把它镇住。
杨救贫回到赣州,叫卢王命令铁匠,打了一付千斤铁锚,沉入石山脚下的江底,自已带一帮石匠,重登石山,架起罗盘,定好方位,在阴阳八卦的风雷穴位上,深凿一个石洞,凿着凿着,石洞里竟然冒出一股水来,杨救贫一见大喜:“成了,船底漏水了,它再也莫想漂江出海了。”果然,从此以后,贡江再也不年年发大水,两岸田不再被淹,赣州城永保平安。
黎民百姓为了感谢杨救贫,便在这座石山上修起一座杨公祠,每年祭祀,以示感恩戴德,把这座原来无名的石山,称作
“杨仙岭”。
自杨救贫将风水堪舆之术带出皇宫,在三僚授徒传业以来,许多地方在修建官府民宅、学宫书院之前,都会延请三僚地师择址定基,其中的代表作当属明皇陵十三陵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