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卷 妖帝逝冥王钟响 第一百三十四章 坐而论道-《万古仙道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元清未曾理会李云尘的疑惑,接着道:“易经为昆仑镇派之宝,我虽愿意传授,但能否领悟,还得看你自己的造化。”

    李云尘愣在那儿好半天,刚刚发生的一切太不可思议了,直到可儿在后面推了他一把,才回过神。

    “愿听前辈教诲!”李云尘双手合十,跪拜行礼。

    元清并未说话,眸中有着万千星辰转动,许久后方才吐出一句,问道:“何为阴阳?”

    李云尘怔住,坐于原地冥思,半晌后回道:“阴阳,无阳则阴无以生,无阴则阳无以化。易有太极,始生两仪,太极动而生阳,动极而静,静而生阴,静极复动。一动一静,互为其根。分阴分阳,两仪立焉。”

    元清含笑,又道:“易经讲究天人合一,是道的演化,那何为道?”

    “易即是道,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,一阴一阳之谓道。”这些都是李云尘在三千大世界中所得的感悟,所谓佛道同源,也是这个道理。

    “并不完整,不过已然领悟了道的精髓。”元清对李云尘的回答感到满意。

    “请前辈明示!”李云尘虚心求道。

    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万物生为道,万物无为道,有我为道,无我为道,有心为道,无心亦为道。道在心中,就看你如何理解,为学日增,为道日减,以自我为道,走出一条道来,这才是道的真谛。”

    李云尘一知半解,不过却有所悟,他领会着元清所说,心如止水,追求对道的本源理解。

    “装的就好像懂了似的。”血狸慵懒地趴在一旁,看着李云尘求道的模样,一阵嘲讽。

    可儿也听得迷迷糊糊,虽然大致能懂得意思,但领会不了其中的深刻本质。

    最终,李云尘点了点头,又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这时,一股奇异的波动扩散,元清指尖轻弹,一道经文冲入了李云尘的眉心。

    神魔眼瞬间显化,这是易经的经文,蕴含着道的本源。红蓝光华流动,经文化为了灵光与道纹,而后与妖兽的神识交融,让李云尘醍醐灌顶。

    血狸瞥了元清一眼,从其惊讶的神色来看,显然对方也认出了神魔眼。

    当经文被神魔眼化为本源领悟后,李云尘的劫丹内有着一股清气溢出,洗涤全身,白色透明的经文在身体外流动,但是显得虚幻,若隐若现。

    “这只是易经的第一卷,主修气,而无攻伐,后面的七卷以你现在的境界根本无法修炼。”元清道:“即刻起,你也算是我的弟子,若是日后你实力足够,随时可以回返三清宫,我自会将后面的相传于你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师父!”李云尘叩首行礼。

    “不必谢我,此乃命运安排,我也只是顺其道而行之。”元清轻叹,一阵惆怅,看似年轻的面孔却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摧残。

    李云尘虽不明白话中含义,但对元清的大义感到敬佩,此人时刻为古城着想,为人族考虑,可歌可泣。

    “前辈,您对道的领悟深刻,对修行的见解独到,敢问这世间是否有仙存在?还有修炼的尽头究竟是什么?”李云尘询问道,他这次前来三清宫,易经只是其一,求解心中疑惑是其二。

    “仙,信则有,不信则无。”元清沉吟道:“修炼一途,历苦劫,踏仙路,御万物,渡炼狱。”

    李云尘蹙眉,表示不解。

    “生命是最伟大的奇迹,有着无限可能。修行路漫漫,要渡四大苦劫,登临仙路,经万物洗礼,历经炼狱轮回,从而证道。其实仙也好,佛也罢,并非实力的追求,而是一种境界,仙论永生,佛论无生,仙佛只是人们追求永生不灭的手段罢了。”

    仙路有四小境界:凝神,破虚,断魂,斩念。

    踏过仙路便可入万物境,分万物者,万物主,万物神三层,每一层差距如鸿沟,难以跨越。一位万物神,可只手遮天,捉星摘月,万物都为之颤栗。

    至于炼狱境,有十八重,更是恐怖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