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因为不确定对方来的时间,所以花茶并没有统一收上来,待人来后,才通知各户人家独自将花茶运到村里的晒谷场。 可大家都是第一次卖花茶,深怕来的晚了卖不掉,这不就都抢着往前赶? 再加上村里都是泥路,根本不平整,就造成了刚才之事。 这件事最后以各打五十大板做为了结,可这事儿却也提醒了大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 “三爷爷——” 夏小乔站在晒谷场的树下乘凉,顺便看着账房记账。 说是账房,实际上就是族里的叔伯。 “丫头,什么事儿说吧。” 里正老头背着手拱着腰,眉头轻皱。 “那我可就直说了啊,三爷爷,咱村这路该修了,不仅村里的路要修,这通往镇上的路也得修。” 夏小乔刚说完,里正老头整个人都不好了。 “你这丫头,可真敢说,咱们村这路要是修,老头子我号召一下倒是还行,可这往镇上的路,那是好几十里呢,你说修就修啊?那得多少银子?” 里正老头看夏小乔直翻白眼,没好气的瞪着她。 而夏小乔却一本正经的道,“三爷爷,多少银子这路都得修,你没听过一句话吗?要想富,先修路,这——” “没听说过,谁说的?” 还没等说完,就被里正老头给打断了,夏小乔一脸无语。 “咳,你先别管这话谁说的,可摆在咱们眼前的这条路就是大问题。” 里正老头闻言,叹息了一声,“哎,老头子我又何尝不知?可修路——” 太难了啊! 夏小乔自然知道老头担心什么,“三爷爷,这修路虽难,可眼下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。” 如今灾民遍地,根本不缺苦劳力,只要管饱饭,别说这些灾民了,就算临近的几个村子都乐不得的跑来帮工,只为那一日三餐。 可哪怕这一日三餐,那也是不少银子的。 别说现在的鹿溪村负担不起,就算鼎盛时期的鹿溪村也不行啊! 然而夏小乔怎会放弃,直接道:“那就募捐。” “募捐?” 里正老头一脸诧异,而夏小乔点了点头道:“对,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,鹿溪村是大家的鹿溪村,将来不论是贩茶,还是贩卖田里的那些河蟹,都得走这条路,倘若这条路泥泞难行,咱们的茶沾上了泥水,亦或是颠簸碎了,到时候肯定影响茶价,赚的可就少了。” “这可不是一两家的问题,是咱们整个鹿溪村共同富裕的问题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