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是一个华夏人的本能。 眼看着沈彧离开舞台之后,现场的掌声这才渐渐的熄灭, 克里斯蒂安·托马斯身旁,一个满头白发,面容看上去极为苍老的外国男子, 此时颤颤巍巍的重新坐了下来。 本来以他的身体情况,是不应该站起来的, 但是听完了沈彧的演奏会之后,他不顾身旁自己最得意的学生,克里斯蒂安·托马斯的劝解, 强行挣扎着站起身来, 给这首第104号交响乐曲送上了最诚挚的掌声, 同时也给沈彧这个音乐巨匠,送上了最为崇高的敬意。 坐下来之后,他那激动的情绪才慢慢的平复了下来, 随后一脸感叹的说道, “这首第104号交响曲,就像是一颗超新星,在古典主义的黄昏时分,照亮了通往浪漫主义的道路。” “第一乐章的静默,第二乐章的调性冒险,第三乐章对舞蹈本真性的追求以及最后的终章,则是将民族乐曲提升到了艺术的层次。” 作为克里斯蒂安·托马斯的老师, 他本人也是上一代的世界排名第一的钢琴大师,他的话无疑是非常有分量的, 听到他的话之后,周围的很多音乐家们,都陷入了沉思, 就在这时, 在他身边不远处,同样老态龙钟的一个男子轻声道, “奥康纳.雪莱,你说的没有错,沈彧就像是一个智者,他清楚地知道完全的混乱和绝对的秩序同样乏味,所以在这两级的辩证之间,给这首曲子赋予了永恒的生命力。” 之后的几位老一辈顶级音乐家们, 也都表达了自己对这首交响乐曲的看法。 毫无疑问,全部都是对沈彧和这首交响曲的夸赞, 就连那些纯粹的古典派,也都没有任何的诋毁,反而在尽情的欢呼着, 原因也非常的简单,那就是这首第104号交响乐曲,是一首完完全全的古典音乐, 而且沈彧还通过自己的方式,给所有人指了一条通往浪漫主义的道路, 让本来并不相交的两条道路,在这里汇合。 可以说, 就算是沈彧之前没有创作出夜曲体裁, 单单就看着这一首第104号交响乐, 沈彧就能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,用交响乐和开创一个全新音乐体裁两种方式同步证道的音乐巨匠。 随着沈彧的离去,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