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才终于决定了下来。 既然在讲解的内容上,不能够达成统一, 索性就不去管这个东西了。 基础化的乐理知识,他不去讲解, 至于那些高深的音乐内容,他同样也不会去讲解。 因为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不可协调的, 相当于是一南一北,风马牛不相及。 但是除此之外, 还有一种解决方法。 那就是跳出这个思维模式, 转换思路,既然不能从教育上入手,那就从音乐本身入手。 音乐并不仅仅是要学习理念,更多的是练习和实践, 多听多练才是最好的。 当然, 越是听一些顶级音乐家的演奏,进步才能越快,也更多更早的发现自身的一些瑕疵,然后给予改正。 沈彧这次公开课,选择的就是演奏, 除去插科打诨之后,不停的演奏。 像是召开自己的独奏会那般,去完成这次的公开课。 这并不是炫技, 而是这是他目前,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。 他的公开课,注定是和主流不一样的, 如果换做是任何一个人,甚至是额克里斯蒂安·托马斯, 如果将公开课举办成了自己的个人独奏会, 恐怕也会被同行所鄙视。 因为和他水准差不多或者有何少差一些的音乐家们,都会觉得他有些装模作样。 都是一个水平的,不过是多向前走了几步而已, 他们愿意来参加公开课, 也不过是想听听对方的对音乐的理解,借此触类旁通, 找到能够让自己更进一步的机会。 像是这种独奏会,有什么意思, 水平都差不多,有什么欣赏的必要性吗?还要用公开课作为幌子。 但是如果换做是沈彧的话,那结果就不一样了。 作为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音乐巨匠, 不论是这个全新的音乐体裁,还是沈彧的演奏水准, 都远远在他们之上。 从沈彧的演奏中,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灵感, 这对于他们来说,是梦寐以求的,比起沈彧讲课还要有效的多, 第(2/3)页